师生专访

当前位置:师生专访  >>  浏览文章

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陈敏:选育胡蜂良种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更新时间:2023年09月27日       来源:不详      访问:0

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推报活动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指导,中国青年报社、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联合举办。活动以“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为主题,旨在树立当代大学生中热爱祖国、品行优良、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榜样。


经各高校推荐、省级初评、全国评审等环节

我校商学院20级市场营销专本班

陈敏同学脱颖而出

荣获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


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陈敏:选育胡蜂良种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第 1 张


走进2022年度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获得者

陈敏


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陈敏:选育胡蜂良种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第 2 张


陈敏,现任云南拓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获得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第五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第二名等荣誉。

陈敏是一名从大山走出来的创业者,他从高一开始做兼职补贴家用,从兼职人员到兼职带队人再到合伙人,2020年带领团队踏入胡蜂养殖行业,帮助蜂农实现年均增收35000元,作为第一发明人和专利权人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创业故事曾被人民日报、云南网、春城晚报、都市时报、开屏新闻等媒体报道,并被昆明市委机关报昆明日报在2022年8月11日07版专刊报道。


艰苦创业,回归农业


640 (1).png


2015年,在读高一的陈敏开始接触寒暑假工并展开招聘,第一年招聘了两个人,拿着500块助学金的他在父母、亲戚的责怪之下,带着两个同学去到深圳打寒假工,2020年,陈敏重新返回学校复读考上了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在上大学之前,21岁的陈敏已经是一个创业5年的连续创业者,多段创业历程及在多家企业任职合伙人、股东、副总经理等职务,带领过百人的创业团队。

在大学的创业教育课上,陈敏被老师的商业模式课深深吸引,感叹自己多年的创业史仿佛都在转圈圈并没有多大进步,大一开始陈敏便成为了创新创业学院和商学院的常客,时常请教老师们创业的问题,在老师们的指导下,陈敏对商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狠心放弃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老本行——劳务派遣,带领团队投入农业行业并选择了胡蜂养殖。


从种源上破題

陈敏从小生活的村子有驯养野生胡蜂蜂王的传统,但是养蜂经历并不愉快。他说,胡蜂一旦闻到刺激性气味就会攻击人,蜂王难以列养,蜂群死亡率高,老乡们养殖胡蜂不仅要担风险,而且只能解决基本温饱,根本赚不到钱。他还记得以前去蜂场时,自已只穿了防蜂衣,没有穿防蜂裤,结果大腿上被蜇了一下,当时疼得就像被一根粗针扎了,紧接着就是火辣辣的胀痛,因为是过敏体质,在坚持吃过敏药的情况下,红肿胀痛也依然持续了一个多星期。


640.png


“胡蜂可不饶人。”很多人都这样说。陈敏虽然想帮助乡亲改变这一现状,但苦手找不到方法。在大学期间,陈敏看到学长盛忠华的创业项目“蜜思优蜂”获得了全国金奖,还给不少蜂农带去实实在在的帮助,他马上找到盛忠华,并取到了真经:想要破题,可以从培育优质种源方面下手。

培育新的种群谈何容易。在学校创新创业学院老师的帮助下,陈敏和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搭上了线,在两家单位研究员和云南农业大学养蜂专家的指导下,通过选良种,将优育蜂种与野生胡蜂进行杂交。

在创业过程中,陈敏不止一次的被蜂盯到大腿走不了路、蜂王培育选种失败、资金全部投入养蜂,加不起油只能走路去蜂场,每次想要放弃的时候,都想起了焦艳军老师时常对陈敏说的一句话:“你还年轻,怕什么做不成,年轻人只要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坚持做下去肯定能出头的”。

整整3年,陈敏及研究团队建立了无数个对照组,历经了300多次实验后,终于,一个适合驯养的胡蜂新品种诞生了——第3代黑头黑背黄脚胡蜂新种群。

新种群胡蜂,攻击性下降了、抗病性提高了、毒性降低了,死亡率也有所下降。更重要的是,新种群蜂蛹产量大大提高,伴随的是经济效益大幅提升。陈敏说,用传统方法聊养老品种胡蜂,一个蜂包只能产2公斤蜂蛹,现在一个峰包可以产8公斤蜂蛹,蜂包收益M300多元提升至1000元左右。

在2022年4月,陈敏注册成立了云南拓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出任公司总经理,入驻学校创业园区。现阶段,云南拓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拥有5项核心技术,均已申报专利,其中2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


农户每年至少收入5万元

每年10月,陈敏和团队成员开始为胡蜂留种交配,经过三四个月的冬眠后,蜂箱开始升温,大家着手“醒蜂”和“练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淘汰掉质量不好的蜂王,体力好的则被留下来放进筑巢箱,再养45天左右,就可以成为一个标准蜂群了,从这个阶段开始,养殖任务交到了蜂农手中。

创业路并非一帆风顺。有一年,精心选育了优质蜂王后,大家都在等着蜂包慢慢长大,但是胡蜂突然全死了。陈敏请来专家,检测、实验…...最终发现是寄生虫导致蜂王无端死亡,对寄生虫进行处理之后,蜂群才又被培育起来。


640 (2).png


养殖5个月后,就到了割蜂蛹的时候了,一个标准蜂群可以割2次一3次。陈敏算了一笔账,每位蜂农每年最少养殖100个标准蜂群,为降低蜂农前期投人,公司可免费发放标淮蜂群给蜂衣,采取利润分成的方式,蜂农每人每年至少能有5万元的收人。

在经营管理方面,公司采取“师傅+合伙人+蜂衣”的现代学徒制集约化经营模式。师傅负责培育蜂王,合伙人负责教技术和割蛹,并将培育好的标准蜂群发放给蜂农,蜂农负责提供场地和看管照料蜂群。现在,公司已与6位师傅、72位合伙人签订合作协议,并在昆明周边8个县(市)区建设了1个育王研发基地、8个标准蜂群培育场,共带动700余名蜂农增收。接下来,陈敏考虑利用衣村合作社的方式,吸引更多蜂农来养殖胡蜂。

陈敏对未来有着更多更细的规划和设想:打造智慧蜂场,有了报警器、监视器,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的智慧蜂场,就能让养蜂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另外,他还要继续培育新品种,陈敏说:“从山区走出来的孩子将回馈山区,拓蜂农业计划到2025年带动1000户山区农民养殖胡蜂,让更多的山区农民增收致富。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陈敏为经管学子树立了当代大学生

热爱祖国、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榜样

为陈敏点赞!!






关于经管院 - 校历 - 经管新闻 - 人才招聘 - 图书馆 - 专业设置 - 招生报名 - 网上服务大厅

安宁校区: 云南省安宁市职教园区麒麟路17号

海源校区: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海屯路296号

电       话: 0871- 68314770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支持:信息管理中心 滇ICP备05007082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9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