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9日来源:党委宣传部0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校园景观分布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美在满足人类精神需求、提升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以及促进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作为“五育并举”中的重要一环,开展美育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从中华美学中汲取智慧,以中华之美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何以美育育人?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大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美培元”,形成“营造美—发挥美—拓展美”的工作路径,扎实做好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
营造美的校园环境
美是能够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美首先是一种物理意义上的存在,只有校园环境美,才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美的存在。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注重校园景观的优美和谐,秉持连片集中、功能协调、特质鲜明的理念来打造校园环境,如今春天赏樱花、秋天漫步银杏道已然成为学生两大观赏性活动。走出各个学生社区,实现了湖光山色、书香育人与运动训练功能区的快速连接,让各种形式的美及时呈现在学生面前,进一步滋养学生向善的心灵。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艺术文化产业学院内摆放的古船船模
▲2025年3月,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举办公寓文化节,学生在樱花树下共上一堂“思政课”
今年3月,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翰文院·艺术文化产业学院揭牌成立,该学院也成为学校开展美育教育新的实践场所。按照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学校在艺术文化产业学院内设立了书法绘画、青铜器、滇绣、茶文化等展览馆,全校师生做到足不出校即可欣赏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结合云南樱花绽放时节,学校还把公寓文化节搬到樱花树下,融合了民族团结课、中华美食文化等元素,在观赏樱花之际共上一堂“思政课”,实现了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进一步丰富了美育育人的实践内涵。
发挥美的育人功效
学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为主要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相互协作的美育教育指导委员会和美育教育中心,负责学校美育工作的规划和协调。以课程为抓手,学校开设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类等课程,并且注重课程思政建设,鼓励教师在美育课程中融入更多中华美育精神,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淑女学堂》负责人邓丽平表示,“美育育人不是简单的艺术技能培养,而是通过浸润式的审美体验,唤醒学生对美的敏锐感知。”如今,《美与人生——淑女学堂》和《美与人生——君子学堂》正被打造成为学校美育教育“金课”,不仅面向校内学生,还通过线上平台吸引超过60所国内高校学生选课学习。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淑女学堂》线上开课情况
▲学生们正在学习非遗“宋代点茶”技艺
此外,艺术文化产业学院还引入非遗技艺和非遗传承名师,开设相关课程40门,从扎染到滇绣、从葫芦雕绘到宋代点茶,这些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以中华美的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悟艺术之美,不断发挥美育浸润的功效。
拓展美的实践范围
美育育人不仅要在校园内实现生根滋养,更要通过联通世界大舞台,不断拓展美育育人的边界,更好地体现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近年来,学校通过“校地合作”的方式,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参与到地方庆典、文创产品设计、支教和旅游文化宣传中,既实现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转换和运用,又能够把美传递给社会大众,打通了校内校外的藩篱。今年新学期开始,42名师生赴云南镇雄县开展为期4个月的“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支教团队成员结合专业所学,将音乐、舞蹈和美术带进校园,为当地孩子们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是一次学校与地方开展美育育人合作的生动实践,为将来学校探索美育育人的社会实践提供了经验参考。
▲2023年11月,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深度参与到河口县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暨民族文化展演中
▲2025年4月,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支教成员参与镇雄县第四中学2025年艺术节文艺汇演策划和展演
下一步,学校将不断深化美育工作实践内涵,发挥好美育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作用,为美育课程注入更多思政元素,激发学生对中华美育精神的领悟和价值认同,为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奋斗。
(文章来源: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